甘肃天水古城变味:古城古建商业化改造当适度、合理丨快评
近日,央视新闻报道《文保院落为何“变味”了》引发舆论关注。这篇报道曝光了甘肃天水古城文保院落改造中的种种问题,诸如更改文物原貌、违规私搭乱建、业态随意变更等。
其中,“明清建筑改为日式餐厅”“酒馆变火锅,茶社成餐厅”等现象引人注目。本来是青砖黛瓦的中式古建,却变成纸伞灯笼的日式餐厅,再也不见原先雕梁画栋的古建元素。除了建筑风格大为改变外,“参观区域受限”“消费门槛提升”也是天水古城“变味”的明证。从报道看,天水古城的文保院落中仅有3处面向公众免费开放,其余都已化为商业消费场所。
舆情发酵之后,当地政府表示将诚恳接受监督,同时对全市范围内文保单位进行“大排查”“大整治”。而此次天水文保院落的“变味风波”颇具代表性,暴露了国内古建修复改造的一些问题,值得深入辨析。
(相关资料图)
首先,古城古建的修复改造,其演化历程具备某种共性,天水古城并非孤例。
通常而言,古城古建往往是先吸引到了足够的注意力,才有接下来的修复与改造。作家的描写,建筑学家的著述,旅行家的造访,摄影师的取景,往往会让一处本来不甚出名的古城古建进入公众视野,引发游客的打卡热潮。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古城,梁思成手绘图里的古建筑,都是如此。
正是“阡陌纵横的幽幽古巷、星罗棋布的明清古民居庭院”,让天水古城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成了旅游打卡热门地点。只要成为旅游目的地,巨大的人流量就意味着极高的商业价值,自然而然也就催生了商业需求。当地政府2015到2021年间耗资8.88亿元的修复工作,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天水古城的旅游文化资源增收,用好这个下金蛋的母鸡。
但在修复之后的改造中,各地古城古建几乎不约而同走向整体商业化经营之路。2013年4月,凤凰古城“圈城收票”就曾引发争议,舆论质疑148元的“进城费”实在“吃相难看”;丽江古城也在申遗成功十年后落入原住民流失、商业味道太浓的陷阱。
其次,值得继续追问的是,古城古建的价值究竟源于什么?
根据媒体报道,“主打文化业态,复古时尚,规避过浓商业味”,曾是天水古城运营项目部门负责人的愿景。然而两年过去了,天水古城的改造不仅背离了“规避过浓商业味”的初衷,也与“恢复古城原貌,延续历史文脉,提升古城品位”的初心背道而驰。
古城古建的价值不仅仅是有形的古代建筑,更要仰赖无形的文化传承,这传承的载体是祖祖辈辈、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人。无论是丽江还是凤凰,过度商业化都是在变相地驱赶当地的原住民,让古色古香的街巷建筑里充斥着现代旅游业的同质化业态,长远来看,历史文化价值的流失会让古城古建失去核心竞争力,沦为千人一面的“旅游一条街”。
其实,如今的游客也没那么好忽悠了,网友戏称的“全国各地都有一处深受本地人鄙视却又长得都差不多的旅游风情街”就是明证。这些“旅游风情街”多标榜本地特色,不少还包装出一派古建古城风貌,但到头来却遍布着千篇一律的网红小吃与义乌小商品,让有经验的游客绕着走,没经验的游客也学会了提前避坑,无形之中还“带坏了”真正的古城古建。
事实上,如今的文旅消费者早就不是可以喂什么吃什么的同质化群体,同质化的商业开发只会劝退品位越来越高的游客。此次天水古城的舆情,最初就源于市民与游客的负面反馈。本地人发现古建修好了却变味了,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也没找到出发前想找到的古风古韵。
2016年,北京南锣鼓巷就曾主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,勒令关停多家“低端业态”店铺,以求改变旅游同质化、过度商业化的现象;曾经名声响彻全球的丽江古城,近年来也开始“对过度商业化刹车”,以求重新找回本地特色。2022年11月修复完成的天水古城刚刚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,不应该重蹈诸多失败案例的覆辙。
平心而论,商业化经营是古城古建修复改造的一个选项,国内外都有过非常之多的成功案例。但商业化是否适度,又是否合理,也是在古城古建修复改造中必须注重的问题。适度,才能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;合理,方能真正创造旅游经济效益。“适度合理”是理想状态。
此次天水古城的风波显示,古城古建的修复与改造理应是一个通盘考虑、充分论证、兼顾各方利益的过程,商业化改造也当遵循适度与合理的标准,至少先别改变古城古建的原貌与品位,再来探索可长可久的商业模式。
王兢
责编 陈斌
关键词: